近日,共青團中央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命名表彰了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。重慶共有27名青年獲此榮譽,其中就包括重慶軌道集團青年人才——電扶梯“醫生”陳剛。
從事電梯行業9年、進入軌道集團工作4年的他是如何從一位電梯維修初級工變成電梯“專家”的呢?這些經驗和榮譽,都離不開他每日對電梯的“望聞問切”。
酷暑中蹲守三天找出故障
“遇到電梯疑難問題,我們都會請工班長幫忙,他就是‘行走的電梯維修指南’”,談到陳剛,運營二公司車站設備維保部電扶梯維修工們會這樣描述。
作為電梯安裝維修技師和電扶梯維修工班代理工班長的陳剛,早已成為同事們公認的電梯“專家”。無論電梯出現了什么樣的“疑難雜癥”,只要陳剛出馬,總能“藥到病除”。
2017年8月,地鐵6號線大龍山站的一部扶梯頻繁出現不定時停梯,維修人員來了幾茬,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。陳剛為了找出問題點,在酷暑中堅守了三天,衣服濕了又干,干了又濕。經過他仔細鉆研,逐一排查,徹底解決了該扶梯的故障。“當時這部扶梯沒有設置雨棚,大家都以為是扶梯進水造成了停梯的情況,但是經過我三天的排查發現,是因為一條線路碰到了扶手帶造成線路磨損虛斷導致的。其實找到了問題癥結,解決起來就很簡單了。”陳剛這樣說到。
一次,在對茶園站的一部下行扶梯故障維修時遇到了難題,維修人員經過專業儀器檢測,其頻率、溫度,安裝尺寸要求等指標都正常,但當十多個人同時乘坐時就會出現停梯的情況。 當時陳剛正在休假,接到工班電話,他絲毫沒有猶豫,立刻回到了工作崗位上。他詳細的“望聞問切”后,發現了問題出在主機轉速檢測頻率開關上。陳剛與同事們更換了扶梯主機轉速檢測頻率開關,扶梯恢復正常運行。當陳剛擦去手上臉上的油污,已是夜里10點。
陳剛說:“在我看來,像我們這樣的技術類工作,沒有捷徑,想要快速找到最有效、最直接的解決辦法,只有靠平時多動手積累經驗,絕對不能紙上談兵,需要實實在在地堅守在現場,才能尋找到答案。”保證地鐵電梯的正常運行以及乘梯乘客的安全,就是他們這群年輕人的責任和使命
多次參與技改起草電梯類制度
“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經常會升級,其實電梯也一樣。”陳剛說到。在工作中,他刻苦鉆研專業技術知識,熟悉本專業的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,不斷學習掌握電梯專業前沿技術,成為所在公司電梯專業技術“帶頭人”,多次參與電梯的技改、大修工作和迎檢工作。
重慶地形多山,為了方便了市民出行,軌道交通沿線設有大量電梯設備。在地鐵10號線建設中,陳剛就因扎實的專業技能被甄選出來,作為地鐵10號線電梯專業運營提前介入負責人。
他全程參與了10號線電梯專業的設計聯絡、圖紙審查、廠驗、施工督促、專家評審等環節,先后提出的二十余條優質意見建議被采納,為電梯節能環保、安全運行、更好服務乘客做出了貢獻。
陳剛在參與修編電扶梯維修人員上崗證題庫時,翻閱查找了大量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,結合重慶軌道交通電梯特點,經過3個多月努力,完成修編任務。作為主要起草人,他還起草了《重慶軌道交通電梯安全規程》《重慶軌道交通電梯維護規程》等制度,為實現重慶軌道交通特種設備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。
工作三年獲得十幾項榮譽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因為對電梯維修有著十足的熱愛,加上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刻苦研究的勁兒,陳剛進入重慶軌道集團至今已獲得十幾項榮譽。
在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——“魯班杯”全國電梯安裝修理工職業技能競賽預賽中,他以96分的高分取得自動扶梯組預賽全國理論第一名、重慶預賽實操第一名,評委稱贊其“操作流程如教科書”。賽上,他還一舉囊括了自動扶梯修理項目個人一等獎、自動扶梯修理項目個人四級“電梯特工”榮譽稱號、自動扶梯修理項目團體一等獎。
陳剛(右一)
此外,陳剛被授予“重慶市青年崗位能手”榮譽稱號,并多次獲得軌道集團優秀員工稱號。
如今,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,各種新技術不斷應用于軌道交通各個領域。如何保證電梯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“不斷鏈”,綜合素質“不掉線”?翻開陳剛的微信朋友圈,我們便能找到答案。
他的朋友圈,除了一些零碎的生活日常,80%的內容都在分享電梯的專業知識、事故案例及相關法律法規,這份對專業和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讓人肅然起敬。這一份源自內心的執著就是他成為一名電梯崗位能手的潛在動力。
“我的工作越到節假日就越忙,但一有休息時間,我就會和5歲的兒子互動。”陳剛說,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在影響著兒子,除了經常陪兒子玩樂高,他還會和兒子一起制作飛機、電視機、航天飛機等模型。通過手工教會兒子耐心和鉆研。
作為一名電梯維修人員,陳剛在生活中也時常犯起“職業病”。“我們小區的電梯出現問題,經常都是我最先發現,然后通知物業來維修。”他說,“在電梯行業久了,電梯運行出現異常,通過‘望’和‘聞’就能大概判斷問題出現的地方。”
“成績只說明過去,并不代表將來。”陳剛說,在電梯維修工作崗位上,他將繼續盡心盡職、刻苦勤奮,做好青年模范帶頭作用,展現軌道風采,實現青年作為。
來源:軌道集團團委
編輯:易姿穎
校對:張李波
審核:胡瀠兮